老话“三月十三晴,春耕不用停” 晴天预示丰收希望。随着农历三月十三的到来,清明节气过半,气温逐渐回暖,降雨增多,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时期。古人认为这天的天气会影响一年的收成。有句俗话“清明要晴,谷雨要雨”,说明清明时节需要晴朗天气以促进土壤温度回升,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春播;而谷雨时节则需要雨水,为作物提供充足水分。三月十三位于清明与谷雨之间,因此这天的天气变化尤为重要。
民间还流传着“三月十三晴,春耕不用停”的说法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三月十三是晴天,那么接下来的春耕活动应抓紧进行,以免因不良天气导致延误,影响庄稼收成。这个时节地气上升,土壤中的寒气被春阳逼退,冬小麦开始返青拔节,春玉米需抢墒下种。若此时连续阴雨或刮北风,可能导致地温回升缓慢,种子烂在地里,甚至引发倒春寒,损害嫩苗。而晴朗天气有助于地温快速升高,利于播种和作物返青。
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农谚也支持这一观点。例如,“三月十三晒破瓦,秋后粮仓堆不下”意味着这一天阳光强烈预示秋季粮食丰收;“日晒三月又十三,缸里瓮里都是面”表明晴朗天气有利于夏季小麦丰收;相反,“三月十三风和雨,富人卖马穷卖女”则警示风雨交加的天气可能带来恶劣年景,影响农民生计。
三月十三的天气对农事活动确实有着重要影响。虽然这些农谚反映了古人的经验,但它们并不具备科学性,且存在局限性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现代气象技术和农业知识,理性看待。
清明节又到了,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,农历三月初七。民间有“三月怕初七,四月怕初一”的说法,今年清明节恰好在农历三月初七,使得这句俗语显得尤为特别
2025-04-04 12:20:30老话三月怕初七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,通常这个时候天气会非常寒冷。然而今年的大寒期间,很多地方却是晴天且温暖,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。大寒期间的晴天可能会导致倒春寒
2025-01-21 02:27:42老话最怕大寒晴又暖今日大寒